1. <ul id="f9g1w"><meter id="f9g1w"></meter></ul>

        1. <blockquote id="f9g1w"><legend id="f9g1w"></legend></blockquote>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推進工作方案

          閱讀: 時間:2016-08-26

          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程”精神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積極探索和總結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等有關部署,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培育一批產業融合先導區”的要求,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組織擬定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工作推進方案。

            一、重要意義

            融合發展先導區是指已經形成成熟成型的可復制可推廣融合發展模式和業態,具有引領和率先引導作用的特定區域。創建融合發展先導區,是促進“四化同步”、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是引導資源和產業向園區集聚,促進集約發展,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載體;是促進多要素聯動、多產業融合、多種融合主體培育、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創新,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提升融合產業輻射帶動能力的重要抓手;是增強融合發展的品牌效應和協同優勢,創新公共服務模式,探索融合型產業新政策,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標桿作用,為融合發展積累先行先試經驗的重要方式和機制。通過創建融合發展先導區,有利于引導融合形成新的技術、業態和模式,打造融合發展先行先試區;有利于多層次、多方面推進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打造產業融合發展新高地;有利于加大產業融合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打造產業融合發展活力地帶;有利于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打造農民創業創新集聚區;有利于促進城鎮功能提升與農村產業相結合,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

            二、總體要求

             (一)基本思路。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優化整合扶持政策,加強項目引導,總結經驗模式,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主要依托,兼顧現代農業園區、休閑農業園區等,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創建融標準化原料基地、集約化加工園區、體系化物流配送市場營銷網絡“三化一體”,并與推進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結合,實現鎮(城)區、園區、農區“三區互動”的融合發展先導區。堅持基在農業、夯實基礎,堅持惠在農村、做強產業,堅持利在農民、完善機制,堅持市場導向、營造環境,堅持加工引領、集群發展,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和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提升農業競爭力、農村活力和農民收入,為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及動能。

            (二)主要目標。20162018年,在全國范圍創建300個左右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將其建成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種植的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的示范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模和水平持續提升的樣板區,農業市場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不斷完善的展示區,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實現農民持續增收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形成農業內部融合、產業鏈延伸、農業功能拓展、新技術滲透、多業態復合、產城融合等多種融合類型的成功做法和經驗,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融合能力強的新型經營主體大批涌現,集約高效、聯結緊密的產業集群開始形成,融合發展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三、標準條件

            融合發展先導區以縣域范圍內的農產品加工園區(集聚區)為主體單元(同時鼓勵地市級創建)開展創建。同時,符合以下基本標準和條件:

            (一)規劃編制科學。正在編制“十三五”農產品加工業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符合當地經濟社會和農業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條理清晰,布局合理,定位準確,措施有力。

            (二)產業基礎良好。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或主導產業,產業鏈條相對完整,產業集聚程度高,能夠體現當地農業經濟或農產品生產的優勢與特色。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供銷合同等方式建設標準化、規模化原料生產基地以及營銷設施,帶動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園區內80%以上企業是農產品加工企業,有23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配套體系化物流配送市場營銷網絡,具備電子商務、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農業物聯網、價格信息、公共營銷等服務功能。

            (三)新型業態豐富。應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現代技術,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及綜合服務,鼓勵創意農業、高科技農業的發展,積極探索農產品個性化定制服務、會展農業、中央廚房、食品短鏈、社區支農、農業眾籌等新型業態。

            (四)產城融合協調。產業與城鎮發展空間具有協調性,產業及其園區建設與城鎮的發展互為支柱和依托;二三產業集聚度較高,較好發揮對人口集聚和城鎮建設的帶動作用,形成農產品加工、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等專業特色園區、集聚區。

            (五)利益聯結緊密。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專業大戶、普通農戶等經營主體之間,以購銷合同、提供貸款擔保、產銷合作等方式存在較為緊密的利益聯結。農戶向農民合作社和企業注資或以土地經營權入股,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分配方式,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深度融合。帶動周邊大部分農民按照加工流通、電子商務或休閑觀光需求組織生產。

            (六)運行機制完善。建設主體清晰,管理部門明確,規章制度健全。有科學的組織管理機制、高效的經營管理機制和健全的社會化服務機制。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支持融合發展先導區發展,農民和社區群眾歡迎,周邊發展環境良好。

            在滿足上述條件基礎上,創建融合發展先導區可與各部門已確定的相關試點示范結合,對已列入“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產業融合財政試點、新型城鎮化試點、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信息進村入戶試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美麗休閑鄉村、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等試點示范范圍的地區,可適當優先考慮。

            四、重點任務

            依據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全國設施蔬菜重點區域發展規劃、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十六大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等,重點在優勢農產品區域、特色農產品區域、大中城市郊區及都市農業區域擇優創建一批先導區,同時探索在經濟落后及貧苦地區通過先導區創建實現精準扶貧和就地脫貧。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分別探索不同區域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及工業化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推進多種產業融合發展,總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商業模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領軍企業、行業協會、新農人等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激發產業活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強水電路、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各類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多要素聯動,帶動農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圍繞股份合作、訂單合同、服務協作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健全利益聯結機制,使農民能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挖掘不同區域農村資源資產資金潛力,完善農村產業融合投融資機制,充分拓寬資金渠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強化部門之間的協作,農業部門制定創建工作方案,及時協調解決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二)加強政策扶持。積極爭取土地、財政、稅收、信貸、保險、人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支持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積極爭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農村產業融合“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工程、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機具購置補貼、扶貧開發資金等涉農項目,向融合發展先導區重點傾斜。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等參與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不斷提升融合發展先導區發展水平。

              (三)加強總結宣傳。了解掌握融合發展先導區發展的有關情況,在對融合發展先導區發展進行跟蹤分析和評估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總結促進融合發展先導區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強典型宣傳與推廣,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 打印
          • 關閉
          回到頂部